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6项,主持、参加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100余项,主持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50余项,主持编制《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行业法规……这是成立仅仅12年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以下简称煤科院)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创新团队坚持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创造出的璀璨佳绩。
“虽然我们是煤炭科研人员,但我们深知搞科研不仅仅要在办公的地方、实验室里,更重要的是多出去实践。我们坚持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线。”近日,记者见到该团队带头人、安全分院副院长赵善坤时,他开门见山地说。
12年来,该团队围绕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现场试验,研发出一系列先进技术装备,走出了一条“核心理论技术化,技术创新产品化、技术产品工程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并分别于2015年和2021年先后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顶板与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团队”首批次荣誉称号。
“我们是全国最早系统从事冲击地压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博士占比60%,覆盖了采矿工程、固体力学等多个专业。成员中有7人次分别被授予煤炭青年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最美煤炭人等荣誉称号,5人入选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谈起小组成员,赵善坤如数家珍,自豪的感觉溢于言表。
2011年成立以来,这个骨干成员平均岁数只有35岁的团队致力于研究解决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问题,建立了以应力控制为中心,以应力梯度为表征的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明白准确地提出通过监测不同时刻每个点的相对采动应力的变化量,评价冲击危险性和划分冲击危险区域。
随着理论认知的深化和现场实践的丰富,他们进一步拓展了应力控制理论,首次提出了致力于现场防控的冲击地压“力构协同控制”理论,并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与防控解危技术体系。
“我们的理论在国内都是比较前沿的。但是仅仅在实验室里研究理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理论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此,我们每到一处煤矿,都会先到井下现场研究其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透彻剖析出现的问题,找到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小组成员蒋军军说,“区别于大家传统印象中的科研人员,我们擅长用最直接的手段帮助煤矿解决最隐蔽的问题。”
然而走理论联系实际这条路并不是一片坦途。小组成员苏振国给记者讲述了他们在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推进项目施工时遇到的难题。
“当时,我们在巴彦高勒煤矿井下开展技术应用时,发现该矿所处的环境构造和实际条件跟我们形成的理论条件存在一些差异,导致许多预设技术在实践中很难被直接应用。” 苏振国说,“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现场的地质条件又千差万别,防治技术参数应该要依据真实的情况不断进行动态调整,防治装备更要一直创新。”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迫在眉睫。经过缘由分析,他们发现煤矿井下在用的技术装备和系统规格单一,制约和阻碍了他们的技术施工,严重耽误项目工期。
“我们根据井下的条件和现有的设备,对钻机的结构和相关这类的产品部件来优化升级。但是后来发现,升级的装备还是赶不上项目的进程。”小组成员张广辉说。
2020年4月,该团队专门组建了技术装备研发工作室,负责开展适应性装备的研发和优化升级。苏振国被任命为该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带领大家围绕矿井应力监测,研发了煤矿小孔径地应力快速测试技术及装备、一孔多点式光纤光栅采动应力监测系统,以及钻屑法智能检验钻机等。
随着新装备不断被研发,巴彦高勒煤矿的问题解决了,项目施工如期高质量完成。彼时,鄂尔多斯市政府将该矿作为冲击地压防治示范矿井,并在该矿井召开现场学习会,吸引了诸多省内外煤炭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
在巴彦高勒煤矿的经历,让该小组成员士气大振,也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走的道路,并继续在装备研发和技术创新上不断发力。
随后的几年里,该团队一边到各地不同煤矿井下当地考验查证分析研究,一边在技术装备研发工作室里搞研发。他们相继开发出冲击地压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地应力场反演软件系统,研发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J768自震式微震监测系统,以及可对巷帮同一位置、不同深度实施连续监测的一孔多点式KJ820光纤光栅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确定了冲击地压不一样监测数据预警标准的动态划分指标和多类型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构建了具有“井—地”信息联合分析功能的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分析平台,实现了矿井多尺度应力、精准连续监测及冲击危险远程动态预警。“我们研发的煤矿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目前已经在国内20多座矿井开展应用。以此系统为基础,更是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开发设计了全国煤矿冲击地压风险隐患评估系统,目前系统已经成功接入国内80%的冲击地压矿井监测数据,为煤矿安监工作的远程指导和精准监察提供支撑”,小组成员秦凯自豪地说。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依托该成果团队成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面对这些成绩,他们没骄傲,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作用,他们又依托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自主研发了煤矿冲击地压多级应力监测预警成套装备。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研发了“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多参量综合预警平台”,打破了传统预警方法数据类型单一的局限,构建了冲击地压灾害“局部高精度监测、区域大范围覆盖和多参量综合预警”的全方位监测预警体系,成功应用于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浅埋工作面动载矿压监测预警、顶板大面积来压预测预报等多个方面。
2022年年底,团队自主研发的“煤矿冲击地压应力—结构一体化监测与分类防控关键技术”又获得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岩石力学工程大范围内,煤矿技术能够获此殊荣极其难得。”赵善坤介绍说。
“我们团队是国内冲击地压研究团队中唯一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化、技术服务工程化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基础研究—技术装备研发—工程示范’的全链条式推广应用新模式。”该团队有着多年现场技术服务经验的柴海涛和记者说,“说白了,这就是‘技术+装备+服务’。我们在煤矿施工项目时,将设施安装调试到位、技术做到位后,继续坚持对煤矿提供长期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煤矿的好评。此后,在多个矿区实践应用的经验积累下,我们逐渐摸索出了这么一条技术装备发展主线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立国内首个集“冲击地压机理分析—危险评价—监测预警—防冲技术—现场施工—效果检验”于一体的专业化防冲技术工程服务模式以来,该团队还先后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新疆、宁夏等地区成立了10个防冲项目部,并接续为煤炭企业培养防冲专业方面技术人员1000余人。
“技术创新产品化之路经历了艰难阶段。那时候,我们到处奔波,想推广我们的新技术装备,但了解我们的煤矿少之甚少。一位煤科院的领导跟我们说,只有把技术装备做精做强做大,才能让大家探索我们,与我们合作。” 该小组成员王寅说。据他介绍,该团队以国际科学技术合作项目为支撑研发的KJ768自震式微震监测系统,目前已经升级到3.0版本,销售30余台套,形成收入6000余万元。
技术咨询是该团队将技术成果向现场推广的另一个模式。他们经过10余年的摸索,将核心技术进行梳理,形成了冲击地压应力控制技术体系和冲击地压防控工程项目施工一体化服务模式,将技术装备直接与现场对接。同时,他们也为自己找到了稳定的工业性试验场地,促进了产学研用融合,使原来以报告为载体的咨询服务变为以治理效果为考核标准的工程服务。目前,该团队无偿或有偿服务全国冲击地压矿井超过100处,形成经济收入1亿元/年以上,累计帮助服务企业创造产值不低于50亿元。
“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长,只有进一步探索生产一线的诉求,才能不断推进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创新和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智能化开采前沿技术和安全高效生产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继续研发更先进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装备。”赵善坤说。